來源: 作者: 日期:19.10.08
四子王旗20MWp光伏項目
四子王旗20MWp光伏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吉生太鎮境內,距四子王旗烏蘭花鎮約22公里,占地面積約900畝。項目總投資16510.47萬元,投產至今實現產值6166.4萬元。工程于2015年5月12日開工建設,2015年7月28日反送電成功,2016年5月15日全部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20MWp,光伏陣列分為20個1MWp的光伏方陣,組成20個1MWp并網發電單元,每個1MWp的并網發電單元的光伏組件都通過直流匯流裝置分別接至2臺500kW的逆變器,經35kV箱式變壓器升壓匯集至升壓站35kV 配電室,經主變壓器二次升壓后通過風電場送出線路送至220kV杜爾伯特數字變電站。項目設計光伏組件在25年壽命期內年利用小時數為1436h,預計年平均發電量為3198.9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38萬噸(按消耗標準煤326g/kWh計),每年可減少排放煙塵約4.5噸、二氧化硫約6.97噸、二氧化碳約29400噸、二氧化氮約9.80噸。
達茂旗百靈廟30MWp光伏發電項目
達茂旗百靈廟30MWp光伏發電項目(一期20MWp、二期10MWp)位于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百靈廟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7000米,占地面積約1100畝,一期20MWp光伏發電項目,于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3年12月份投產發電,該項目總投資約2.7億元。二期10MWp項目于2016年3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6月24日并網發電,該項目總投資約1.1億元。總裝機容量30MWp,將30MWp的光伏陣列分為30個1MWp的光伏方陣,組成30個并網發電單元,每個并網發電單元的光伏組件都通過直流匯流裝置分別接至兩臺500KW的逆變器,經箱式變壓器升壓至10KV后,再經主變壓器升壓至110KV并入達茂旗紅塔變電站。經測算,項目投產后,年均利用小時數約為1436小時,年平均發電量約4300萬千瓦時,使用期內總發電量約11.5億千瓦時,投產至今實現產值16314萬元(一期13533萬元,二期2781萬元),節約標煤45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14萬余噸。
達茂旗巴音敖包20MWp光伏項目
達茂旗巴音敖包20MWp光伏項目位于達茂旗巴音敖包蘇木境內,距達茂旗約40Km,項目靜態總投資2.06億元。工程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2013年4月15日光伏集電線路反送電,2013年4月16日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20MWp,電場光伏發電系統由20個1MWp光伏并網發電單元組成,年發電量約3272萬千瓦時,投產至今實現產值 15449萬元,可節約標準煤約10963t/a,年可減排二氧化硫約405噸、煙塵約18噸、二氧化碳約32000噸、二氧化氮約54噸。
烏拉特中旗川井20MWp光伏項目
烏拉特中旗光伏發電站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川井鎮境內,廠區東距省道212約7km,有水泥路與廠區相連,東南距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圖鎮約90km。廠區所處地貌類型屬于風積沙地,區域面積0.55km2,海拔高程約1360m。廠區多年水平面太陽能總輻射量在1650~1810kWh/m2之間變化,年日照時數約3098h,平均日照率約70%。本項目建設規模20MWp,總投資19602.28萬元。項目于2012年11月開工建設,于2013年4月中旬投產,平均年發電量3046.89萬千瓦時,投產至今實現產值15373.48萬元。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0055t/a,減少煙塵排放55噸,二氧化硫排放200噸,二氧化碳排放27879噸。
磴口一期20MWp光伏項目
磴口一期20MWp光伏項目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工業園區,是北京公司首個光伏項目。項目占地745畝,總投資2.2億元,于2012年9月20日開工建設,2012年12月25日并網投產發電。系統由20個1MWp光伏發電分系統組成。每個1MWp光伏發電分系統由2個500kWp光伏發電單元系統組成;每個光伏發電單元系統主要由1個500kWp太陽電池方陣和1臺500kW逆變器組成;項目共40個500kWp光伏發電單元系統。項目設計年均利用小時數約為1588.35小時,年平均發電量約3175.423萬千瓦時, 投產至今實現產值1.53億元,可節約標煤32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79萬噸。
磴口二期50MWp光伏治沙項目
磴口二期50MWp光伏電場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工業園區西側,占地面積約1700畝,距磴口縣政府所在地巴彥高勒鎮約10km。項目投資4.2億元,投產至今實現產值2.2億元。總裝機容量50MWp,電場分為50個1MWp的光伏陣列,其中單晶硅裝機30個光伏方陣,由122400塊265Wp單晶硅光伏組件組成;多晶硅裝機20個光伏方陣,由84000塊255Wp多晶硅光伏組件組成。電場在25年壽命期內平均上網發電量為7782.1920萬千瓦時,年等效利用小時數為1445小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5370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93023噸。項目及光伏與治沙為一體,治沙面積為800多畝,已經種植苜蓿、沙耗等治沙植物,種植面積800多畝。實施“沙漠+光伏+設施牧草”的特色種植模式,使沙漠植被覆蓋率由原來的8%提高到77%,并形成了特殊的小氣候和綠化環境。
杭錦旗華盛50MWp光伏項目
杭錦旗華盛50MWp光伏項目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巴拉貢鎮內,距縣城直線距離約180千米,海拔高程約為1172米,場地占地面積2540畝。工程動態總投資約4.9億元,投產至今工業總產值33782.36萬元。項目于2013年9月20日開工建設,2013年12月26日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50MWp,每1個500kWp太陽電池方陣和1臺500kW逆變器組成1個光伏發電單元系統;每2個光伏發電單元系統組成1個光伏發電分系統,并經1臺1100kVA升壓變壓器將電壓從400V升至10kV;全場共計50個光伏發電分系統。電站25年壽命期內年平均發電量約為0.74億kWh,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400小時。項目全壽命發電量,可節約標煤74.04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83萬余噸。
包頭市一期100MWp光伏領跑者項目(在建)
包頭市一期100MWp光伏領跑者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地處大青山北麓,內蒙古高原中部地帶。本工程總投資為82957.99 萬元(含送出工程),項目設計年利用小時數1561h,建成后預計平均年發電量為178567.96MWh。按上網電價前20年0.57元/kWh、后5年0.2772元/kWh、年均利用小時數1528h測算: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為7.51%,投資回收期(稅后)為10.83年,資本金內部收益率為13.24%,投產后年均利潤分別2766萬元。項目于2017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7月底建成投產。按火電廠每 kW.h 電量消耗 314g 標準煤計算,光伏組件年節約標準煤約 56070.35t,每年可減排 SO2 約 123.24t、煙塵約 30.71t、CO2 約 196100t、NO2 約 58.01t環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