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投產融(資本控股)韓志偉:“融”出新路徑,“投”出新模式 賦能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日期:23-04-18
2022年,電投融和以新能源融投模式,與集團公司二級單位組建了“13+1”家新能源合資平臺,累計裝入新能源資產466.31萬千瓦,降低集團公司負債率1個百分點。
記者:什么是融投模式?
韓志偉:輕資產概念自2019年提出到現在演變為融投模式,本質上已經成為一種產業與資本協同發展的嶄新商業模式。它充分發揮集團公司新能源產業優勢,利用當前新能源行業發展風口,利用目前資本市場流動性充裕的時機,尋求集團公司在新能源發展上實現項目和資本新的連接點,實現二者共同發展。融投模式能夠在有效降低集團公司資產負債率的同時,滿足后續新能源發展巨大的資金需求,緩解投資壓力,既是我們在傳統能源領域突破資本約束的創新,也是突破電力行業傳統經營觀念的創新,電投融和“參股JV+受托運營+超額收益”為主要內容的新能源融投模式,將進一步形成國家電投新的競爭優勢,對集團公司乃至合作雙方都至關重要,是各方共同利益的所在。
記者:2022年,電投融和圓滿完成了增資引戰、公司組建和項目落地三大任務,電投融和在融投業務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
韓志偉:宏觀層面,一是國家的新能源政策不斷調整,包括補貼的退出和核查、配套儲能的要求以及電量的市場化交易等政策,對新能源電源企業業績形成擠壓;二是上游的材料短缺和市場的巨大需求,使得新能源企業投資成本面臨漲價壓力,隨著技術迭代和市場自身平衡可能逐步緩解;三是各市場主體都在積極收購優質新能源資產,抬高市場價格,帶來收購資金壓力并導致項目內部收益率承壓。
股東層面,根據增資引戰協議,2023年電投融和需實現凈利潤20.68億元,合并凈資產收益率達到7.54%,以及2026年需啟動上市籌備工作。未來三年,電投融和將必然承擔業績承諾與上市目標壓力。
微觀層面,一是公司在起步初期,需要集團公司予以項目資源的重大支持,委托管理運營要找到防止“失控與實控”的有效模式,需要進行大量的探索和嘗試;二是新能源項目效益的客觀規律是生命周期內ROE水平逐步提升,從目前擬收購的項目看,不少項目處在并網初期階段,整體收益率水平存在壓力;三是自身能力還存在短板,電投融和脫胎于類金融公司,目前員工以金融專業人才為主,新能源產業人才較少,需要盡快培育人才隊伍,提升整體水平。
記者:聚焦融投業務的頂層設計是本次研討班高度聚合的領域。下一步,電投融和將如何在融投業務領域更好的服務集團公司發展?
韓志偉:2023年,電投融和致力于裝入新能源資產1500萬千瓦,進一步提升已并購的資產質量。一是分門別類對已收購新能源項目進行系統化消缺、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股權結構;二是開展數字化改造,通過數字化賦能,包括搭建新能源資產運維、經營以及公司管理的數字化系統、推進“三網融合”,或者匹配儲能、優化運維方式、改造電量消納通道;三是通過管理提升、體制機制創新等方式,對新能源項目資產進行系統性優化迭代升級,使項目ROE(凈資產收益率)實現較大幅度的提升,成為優質新能源資產。四是根據需要回表至集團公司及所屬單位,或出售給有提升資產質量的客戶,形成梯級滾動發展的良好態勢。
通過四個方面的管理提升,致力于將融投模式打造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發展創新模式,為集團公司融投業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將電投融和打造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