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日期:22.06.14
改革,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是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關鍵一招。中核集團中國核建搬遷上海以來,在中核集團戰略布局的引領下,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快步伐推動改革工作,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強核心、以改革增動力。截至2022年4月,中國核建本級、2家“雙百企業”、3家綜合改革企業,以及其他成員單位改革三年行動均基本完成,任務舉措完成率達到100%,為中國核建在“十四五”期間以及中長期發展行穩致遠奠定了良好基礎。
打造“兩個品牌” 做好核工業工程建設產業鏈鏈長
品牌是展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窗口。在貫徹落實“三新一高”發展要求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核建更加注重并致力于打造“核工程”和“民用市場”兩個品牌。
中國核建因核而生、因核而興,2022年3月25日,我國自主研發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中國核建已全面具備批量化建設華龍一號的能力。細數中國核建的核工程建設歷程,自1985年參與秦山核電建設伊始,從“國之光榮”到“國家名片”、從三十萬千瓦到百萬千瓦,作為全球唯一一家連續近40年不間斷從事核電建造的領先企業,中國核建具備華龍一號、AP1000、EPR等三代先進壓水堆及高溫堆、重水堆、實驗快堆、泳池堆、先進研究堆等各種堆型、各種規格的核電建造技術與能力,正在蛻變成擁有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的“智慧核建”,成為我國核電出口的重要支撐力量。
中國核建各成員單位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乘風破浪,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國核建秉著“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理念,借助核工程建設特色,將先進技術、核安全文化理念、核質量文化要求,融入民用項目管理,積極主動打造“民用市場品牌”。公司致力于延伸在核電工程建設中形成的強大能力和建設經驗,積極承攬大型復雜工業和民用工程建設業務,先后承建了一大批石油化工、能源、冶金、建材、房屋建筑、市政和基礎設施等多個行業領域的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在超高層、大體量、高精度工程方面積累了豐富業績,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白玉蘭等優質精品工程獎項。公司縱向具備了“研發+投資+工程咨詢+測繪+設計+監理+設備制造+采購+建造+運營+維護+物業”的完整產業鏈及實施能力,橫向涵蓋了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電力工程、石油化工、公路工程、機電工程、環保工程、礦山工程、港口航道等業務領域,為我國基建設施建設、新城鎮建設貢獻了積極力量。
為進一步深化內部資源整合,公司領導班子多次集體調研成員單位,通過“一對一”方式,全面梳理了中國核建產業鏈上各環節的核心競爭力與發展目標,為各成員單位“把脈診斷、開方抓藥”,補短板、強弱項、固根基。公司在現有價值鏈基礎上提出了打造“五大平臺”助力中國核建進一步轉型發展:打造工程設計院平臺,延伸產業鏈條,加強本級工程總承包能力建設;打造工程創新研究院平臺,統籌集約化管理科研資源,形成合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打造投融資平臺,組建投資公司,推進“投融建管運”一體化運作;打造項目管理平臺,向產業鏈前端延伸,為業主提供增值服務,為集團公司、成員單位提供PMC專業化服務;打造產業協同平臺,整合內外部資源,串聯產業鏈,形成“組合拳”,切實發揮“小核心、大協作”的平臺作用,做好核工業工程建設產業鏈鏈長,做強做優核工業產業鏈關鍵一環。
聚焦能力建設 推動管理型總部向經營型總部轉型
2021年11月29日,這注定是載入中國核建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這一天,中國核建本部正式從北京搬遷至上海,中國核建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寶智表示,中國核建本部搬遷上海,將立足新發展階段,依托上海市的產業優勢、資本優勢、科創優勢,積極融入、融合、融創上海。在年初的工作會議上,中國核建提出,要加強“四大能力建設”,打造全新上市公司。
一是加強本部能力建設。本部是“引擎”也是“樞紐”,牽一發而動全身,加強本部能力建設,是應對新發展階段的機遇和挑戰、推動管理型本部向經營型本部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本質需求。公司系統推進戰略管理、品牌影響、市場開發、項目管控、工程總承包、投融資、內部資源整合、成員管控等八項能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本部戰略決策中心、資源配置中心、管理調控中心的職能,以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為突破口,以解決問題為著力點,努力打造充滿活力的學習型本部、各方滿意的服務型本部、與時俱進的創新型本部、扎實高效的效率型本部、嚴守法紀的廉潔型本部、團結友善的和諧型本部。
二是加強成員單位董事會能力建設。以股權為紐帶,通過派出董事、派出監事,優化公司與各成員單位的管控方式。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整體安排,公司已于2021年12月全部差異化落實各重要子企業董事會職權。目前正開展董事會選優配強工作,試點在職干部任專職董事,選配 “懂管理、懂經營、懂市場、懂技術、懂財務、懂法務”的董事會成員結構,加強董事履職行權建設,涉及股東決策事務按照股東意志在董事會上發表意見,將子公司董事會建設作為戰略管控的有效抓手,為推動核心競爭力提供堅強保證。
三是加強成員單位領導班子建設。中國核建是集團公司內率先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的單位,在2021年4月30日,中國核建所屬企業全面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跳一跳、摸得著”的原則,制定涵蓋經濟效益類、經營管理類、風控合規類、科技創新類、重點任務類等考核指標表,針對不同崗位的經理層成員,抓住關鍵崗位職責,設置“一人一表”的差異化指標。強化綜合考評結果剛性應用,讓契約書“簽之前”和“簽之后”不一樣,通過考核對確屬于不適宜繼續擔任現職或者不勝任的領導進行調整,2021年度,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的領導班子占比10.4%,讓領導干部普遍感受到強烈“緊迫感”和“危機感”,成員單位領導班子凝聚力、團隊活力、干事創業的氛圍明顯改善。
四是加強一線班組建設。基層班組是項目管理的最小單元,做好基層班組長隊伍建設,對公司夯實基礎,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水平,打造“核建鐵軍”尤其重要。公司持續聚焦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開展首屆中國核建技能大師大賽,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組建技能大師工作室,實現全面覆蓋和重點培養產業工人隊伍。同時開展“黨建+班組”建設,注重班組文化的思想建設和成員的精神面貌培養,加強班組向心力和歸屬感,通過班組導師帶徒、技能比武、班組傳承、班組培訓等方式,大力推動關鍵崗位的班組長及技能工人的培養工作,打造“安全型、質量型、管理型、學習型、創新型、效益型”基層班組。
聚焦機制改革 不斷提高市場化經營管理水平
企業改革發展的目的最終是迎接市場挑戰,作為集團公司內部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單位之一,中國核建始終堅持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在完善公司治理、內外部資源整合、三項制度改革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高市場化經營管理水平。
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把黨委領導作用、領導體制、主要職責納入公司章程,已建立黨委的各級子公司100%制定了黨委會前置研究事項清單。細化了關于產權管理、投資事項、擔保事項、大額資金的調動與使用的操作標準,厘清黨委與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按照股權結構、經營規模等確定董事會應建盡建范圍,于2021年底前完成中國核建及所屬子公司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應建盡建董事會100%完成外部董事占多數。
在內外部資源整合方面,推進內部要素的優化布局和結構調整,開展中核巖土整合進入中核二四,中核建材(中核混凝土)整合進入中核華辰。支持子公司優先引入與主營業務具有較強協同效應、與產業鏈具有高度關聯的戰略投資者。中核二三本級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雙百基金”釋放1個董事會席位,并通過并購重組形式組建中核城建,建安一體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中核華興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農銀投資釋放1個董事會席位,并購控股具有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民營企業,填補了中國核建在核電海工建設領域的空白;中核華辰通過并購設立混改企業中核華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打造工程總承包能力;中核華輝通過股權轉讓暨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民營戰略投資者,釋放35%股權和1個董事會席位,引進“數字孿生”技術,打造“數字核建”。
在三項制度改革方面,推動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積極開展管理人員競聘上崗和末等調整及不勝任退出等工作。按照內部競聘上崗、外部公開招聘的方式分階段開展本部人員崗位配置工作,進一步加強中國核建本部能力建設;中核二二開展組織機構調整,總部減編率12%,減員率15%;中核華興逐層逐級開展公開競聘選拔,40歲以下年輕干部占比從2021年初的16.4%提高至31.2%。在員工能進能出方面,嚴把員工“入口關”,加強“雙合同”管理,落實“雙期”考核。2021年,員工公開招聘率100%,市場化退出率達到6%。在薪酬能增能減方面,建立健全工資總額決定機制,積極探索中長期激勵機制。率先對2家“雙百”、3家“綜改”企業實行工資總額備案制,對中核檢修試行以人效提升為目標的全口徑人工成本管控;構建股權+分紅激勵體系,對387名激勵對象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對252名員工實施科技型企業崗位分紅,對5家成員單位的7個項目推行模擬股份制。
風云際會,激流勇進。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收官、決戰決勝之年,也是開展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承上啟下之年。中國核建以搬遷上海為契機,聚焦改革質量和改革成效,以系統思維推進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以更加優異的改革發展業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